航天六院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研究院,被誉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和“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航天六院研学活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青少年航天科创PLM探究研学活动;“科学协作创新,航天点亮梦想”大中衔接,拔尖人 才航天工程师培养计划随着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新时期,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加强基础 教育与高等教育及科研院所的有效衔接,做大“底座”,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同时我中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后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
通知明确要求教育相关单位结合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 统筹高校、教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等各方力量,统筹人工智能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中心联合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联合研发出了青少年航天工程师培养计划,青少年航天科创 PBL 探究研学活动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西安又名长安,十三朝古都,这座城市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中国的航天动力之乡,为实现中华民族航天梦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航天技术是现代和未来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引领和推动着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次带领同学们走进航天动力之乡,学习航天科技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运用,了解跨学科的运用,领会“科学引领学科·学科促进科学”的理念,通过 PBL 载物火箭的任务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实践过程,为青少年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为更多的航天科技少年埋下一颗颗航天报国的种子!
拔尖人才培养—青少年航天科创 PBL 探究研学活动”的核心是以结果为导向,完成探究任务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乃至各个相关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点亮其航天科技梦想,做到科学引领学科,科学促进学科的良性循环。
1. 跨学科教学:
该课程具综合性等特点,是跨学科航天科技课程。以特定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2. PBL教学法实施:
PBL 探究性教学方式独具魅力,通过团队协作,为青少年营造积极氛围。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培养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促使青少年在合作中成长,发挥创新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开启精彩的人生篇章;课程设计以结果为导向,团队分工,任务分解,科学实践,结果分析四个步骤。
3. 尖端教学:
用现代化的软硬件设备及教具,让青少年们了解先进的科技技术学习方法,为以后的科创学习掌握超于别人的技能,为实现自己的大学目标更进一步。
课程目标
基于上述课程的特点,我们设定了以下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孩子们将沉浸在火箭制造与人工智能的世界中,了解如何运用先进的火箭设计软件,将理论与创意相结合,通过 3D 打印 及 CAM仿真,利用航天智能制造设备亲手设计并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火箭模型,体验从概念到现实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及评价的全过程,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协作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最终孩子们将在航天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动手组装青少年载物火箭。
2. 团队意识:PBL 探究学习模式,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任 务探究的目的,掌握拔尖人才需要的创新及超前知识的储备能力。
3. 技能提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走出课本,在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实践操作,提高锻炼动手实操能力和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团队互助,锻炼交际、自理和协作能力,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心理状 态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4. 打破认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通过对各行各业及历史人文知识的了解,打破知识的围墙,追寻适合并喜欢的专业和方向,实现自身价值感从而获得幸福感。鼓励学生分享、总结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并全方面发展; 提高对学习科技创新 技能的认知,为未来的学业规划及就业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师资力量
王庭文
项目设计总师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国家级航空航天模型赛事秘书长
国家体育总局特聘航天模型技术代表
中国宇航学会少年宇航技师认证委员会高级导师
华成
项目研发技术总师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火箭研发高级工程师
林周宁
火箭加工工艺技术总师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培训中心培训事业部部长
全国模范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长期从事CAM高级数控及机械加工设备培训工作
毕纪元
火箭结构设计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级模型火箭发射总负责人
国家级A类竞赛结构总设计、项目负责人、社团负责人
项目成果
带领获得西交大五年来首个冠军
获“社团年度人物”表彰,授权第一作者专利两项,公开两项发表学生第一作者国际会议论文一篇,获“BestPosterAward”
张笑绪
火箭动力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
项目成果
2021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级模型火箭发射与载荷回收”项目团体全国第一名,个人全国一等奖
2021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级模型火箭发射与载荷回收”项目主要负责人,团队项目全国总冠军
陆浩臻
火箭气动工程师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硕士
项目成果
2020.10-2021.05
参加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参与微型组载重飞行项目,本人负责其中动力系统的设计与报告内容撰写。团队参与最终比赛答辩并获得世界第六排名。
2020.10-2021.04
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全局设计”,本人在其中参与无人机总体设计并负责气动设计,同时完成了结题报告的撰写与项目过程中的答辩工作,项目最终以优秀评价完成结题。
研学收获
通过参与“拔尖人才培养—PBL航天科学营课程”,学生将获得以下方面的收获:
1. 知识技能进阶:学生将掌握火箭设计制造和控制的基本原理,为未来的科技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新思维激活:PBL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3. 团队协作升级:通过小组合作完火箭课题项目,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4. 科技热情点燃:通过参与“拔尖人才培养—PBL航天科学营课程”,学生将亲身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魅力,从而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中。
5. 综合素质提高: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外,学生还将在课程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领导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